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資訊 > 農林牧漁 > 養豬戶警惕!非洲豬瘟發生場得病10大原因解析
養豬戶警惕!非洲豬瘟發生場得病10大原因解析
非洲豬瘟形勢依然嚴峻。無論中小散戶還是萬頭規模豬場,在非洲豬瘟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一個發生非瘟的豬場都有一個凄慘的故事。在惋惜之余,我們如果痛定思痛,找出可能的發病原因,才能不讓悲劇重演,為幸存的豬場提供寶貴教訓,及時彌補目前存在的生物安全漏洞。
發病豬場可能原因分析及教訓
(一)外來工作人員消毒不嚴格
一個規模場,因外來收豬工作人員進場未按規定更換鞋子及衣服,直接進入豬場,且將工具帶入豬場由場長舉牌拍照,結果5天后,距離生豬處理處最近的一棟豬舍出現豬只采食量下降,身上發紅,陸續出現死亡,病情很快蔓延。
可能原因:從業人員和工具帶入
教訓:
1、任何從業人員避免進入豬場,如果不得不進入,必須進行嚴格的全方位消毒,尤其是鞋底、頭發、首飾、手機、眼鏡、工具等。應更換鞋子、衣服,洗澡消毒,手機、首飾、眼鏡及工具,有條件的場要經過臭氧消毒或使用聚維酮碘消毒液擦拭,人員需洗手消毒。
2、減少進場機會
報保險或無公害處理把豬送到指定地點或降低報的頻率。
(二)鄰近豬場發病
有豬場自身生物安全做得很到位,鄰近280米的豬場發病,發病場豬只調動。一周后該豬場懷孕母豬出現不食、流產等情況。
經過檢測確診感染,原因可能是豬場靠近路邊加上鄰近豬場發病,加上冬季干燥,豬糞的粉末由風傳入或進場車輛軋過帶入場內所致。
教訓:
1、不但關注場內,也要關注場外安全。
在嚴格做好本場生物安全措施的基礎上,自己場外方圓一公里外的道路要白化,每天消毒,關注周邊三公里豬場的動態。
2、成立共同生物安全鏈,抱團抗瘟,聯防聯控。
可以建立共同生物安全鏈,即幾個豬場在同一個生物安全體系內,擁有相同的管理體系,共同的飼料來源、共同的屠宰場及共用的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種源,彼此點對點,并實行批次管理。
周邊三公里如果有豬場,可相互監督,共同管理好場外公共區域,做好信息互通,可以共同建立車輛進場前一公里外的消毒區,賣豬車的消毒等。
(三)水源
國外的案例,羅馬尼亞在河邊的豬場生物安全設施很到位,但仍發生了非洲豬瘟,最后查找原因是豬只飲用水源為河水,而河的上游發生了非瘟,導致河水污染,從而導致該豬場發病。
教訓:
1、對于之前發生非瘟場,采用在場內深埋的處置場,如果進行復養,首先一定要對水源進行檢測,避免污染地下水導致二次感染。
2、病死豬或非瘟感染豬的處理方式,應做長久打算,提前有應急預案,盡可能減少感染風險,比如焚燒等。但目前一旦發生數量巨大,需要一個較為合理的處置方式,不可亂丟,尤其是個別人丟到河道里,會造成其他豬場更大的損失。
3、可定期對水源檢測,同時,非瘟病毒在無血清環境中,在PH<3.9及PH>11.9情況下失活,推薦飲水中加入“酸溜溜”,將飲水PH降低到3以下,可有效抑制病毒的繁殖,酸溜溜的有效酸度(檸檬酸)(見下表)。
(四)人員外出
有些豬場因人員外出,如孩子在外上學,定期來回,可能因消毒不嚴格等導致豬場發病。還有些豬場發病與豬場員工自己做飯有很大的關系,因食材、到菜市場外出回來消毒不嚴格等,令病毒進入豬場內部,導致發病。
教訓:
1、非常時期應特殊對待,但長期封場不讓人員外出不是長久之計,可以采用提高員工福利及集中休班方式。說起來容易,但怎樣才能切實做到定期休長班,這取決于豬場生產節律,比如采用三周批次管理豬場,完全可以做到集中生產,而且還可以有足夠的空欄消毒時間。
2、長期的封場不可取。豬場長期封場,不允許人員外出,不允許人員休班回家,過猶不及。長期不休班或回家,一方面員工會有抵觸情緒降低效率,另一方面會導致豬場人員流失率增加,甚至出現離家近的員工晚上偷回家的情況。
建議,非常時期,寧可人員寬松一些,留出足夠的休班時間,這樣才能維持平衡,人員才會穩定,避免潛在的風險。
3、生物安全單位最小化。場內劃分好嚴格的生活區、辦公區、生產區。生產區劃分好嚴格的妊娠車間、分娩車間、保育車間、育肥車間。
每個車間每個棟舍又要劃分好嚴格的負責人,嚴禁區與區之間串、嚴禁各個生產車間來回串、同一個生產車間內部各個棟之間不來回串。將生物安全控制在最小的以棟為單位的空間里,一旦一棟出現問題,可以及時控制,避免在潛伏期間造成不必要的傳播。
(五)老鼠
老鼠本身不會攜帶病毒,但如果臨近豬場發病清場,沒有食物會造成老鼠遷移到附近豬場,很容易從爪子、身上機械性傳播過去。
教訓:
1、豬場周邊要有圍墻,舍門口大門口要有像倉庫門口的四十公分的格擋,避免老鼠進入。
2、定期滅鼠,規模豬場在請專門滅鼠隊常規化滅鼠時,應做好滅鼠人員隔離、滅鼠工具的嚴格消毒。
(六)飛鳥
有規模豬場發生非洲豬瘟,各方面排查都沒有漏洞,最后懷疑可能因為鳥群的棲息帶來病毒。同時經過對某省發病小規模豬場調查,發病豬場幾乎都是開放式豬舍,鳥等可以直接飛到豬舍里去。同樣,和老鼠一樣,鳥本身不會感染也不會攜帶非洲豬瘟病毒,但不排除在發病豬場吃飼料或豬糞上采食灑落飼料,甚至有些鳥類吃肉等,機械性傳播短距離過去,都是有可能。
教訓:
國內豬場大部分都是開放式豬場,目前一些規模豬場都是環控的密閉式豬舍,能夠很好地避免鳥飛入,應建立防鳥網(短期很難),但最底限做到鳥不能進入豬舍。
(七)拉糞車
有個別豬場干清糞,拉糞車到場附近糞場,導致病原感染發病。雖然在場外,但拉糞車到處去,無法徹底消毒,即便落一個糞團被人員或車輛帶到場內,可能會導致發病。但是因場地有限,封場一時可以,但長期下去豬糞無地可放。
教訓:
可以嘗試做一下使用固態反應槽,會在70℃高溫持續三天,完全可以殺滅非瘟病毒,且可以做成有機肥。
(八)收豬車
此類車是較多的傳播途徑,很多場都很重視這一塊,包括一些屠宰場也開始檢測豬只是否攜帶非瘟。多數豬場做法是,要求拉豬車到場前進行清洗消毒,到裝豬臺后再進行消毒,甚至有些豬場自己購買轉運車,賣豬先將豬趕到轉運車,再轉到賣豬車,回來后重點對轉運車進行消毒。
教訓:
1、拉豬車來場之前清洗消毒,裝豬工具專用,車走后人車物嚴格消毒。
2、使用本場轉豬車,專人送到指定點裝車,之后嚴格清洗消毒晾干備用。
3、賣豬時,場內員工不出去,場外請專門小工來賣豬,每賣一頭豬付給一定的費用,小工在賣完豬后,再進行徹底的清掃消毒,所有豬只一旦離開豬舍禁止再趕回豬舍。
(九)制度混亂
有個別規模豬場是因為技術團隊變動,導致生物安全措施實施混亂,導致執行不嚴格,引起發病。
教訓:
制度化,前提是有可以執行的生物安全體系,責任到人,做到有矩可循。
(十)外場購豬
有些豬場看準2019年豬市行情,豬場有空余地方,加上仔豬行情非常低,從外界購入大量豬只育肥,結果導致豬場發病。
教訓:
1、非常時期,在豬場有豬情況下,謹慎從外界購豬進來。
2、如確實有必要引進豬只,需進行抗原檢測,非瘟潛伏期4-19天,因非瘟病毒先通過口腔感染扁桃體的單核細胞、巨噬細胞,4-6天后進入血液,進入血液后形成病毒血癥,可在血液被檢測到,表現發燒發紅癥狀,人眼觀可以看到豬只臨床癥狀,所以,唾液檢測可比在血液中提前4-6天檢測到病毒。
以上就是100唯爾(100vr.com)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養豬的知識技巧了,學習以上的養豬戶警惕!非洲豬瘟發生場得病10大原因解析知識,對于養豬的幫助都是非常大的,這也是新手學習農林牧漁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爾還有什么問題可以點擊右側人工服務,我們會有專業的人士來為您解答。
本站在轉載文章時均注明來源出處,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未用于商業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圖片等在內容、版權或其它方面存在問題或異議,請與本站聯系(電話:0592-5551325,郵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將作妥善處理。
上一篇: 養殖大環境中人人養豬,是明智的選擇嗎?
養豬課程推薦
農林牧漁熱門資料
農林牧漁技術文檔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