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職教十條”亮點太多,每年選派50名校長到企業掛職 產教融合型企業適當減稅 緊缺專業面向津冀招生
北京“職教十條”發布 緊缺專業面向津冀招生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落實“職教20條”,積極響應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大改革部署,主動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和貫徹落實工作.2020年5月26日,北京市職業教育工作推進會(以下簡稱“推進會”)召開,“職教10條”北京版發布。張家明副市長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
2019年初,李克強總理就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做出重要批示,其中特別提出,進一步改革完善職業教育制度體系,積極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推動產教融合。就“職教二十條”中關注的重點——學位認證、產教融合、擴招難題等,在過去的2019年,“北京方案”表現搶眼。2019年,北京7所職業院校入圍全國“雙高”院校,全年市屬高職院校比去年多招3757人,32所(中職16所、高職16所)院校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覆蓋學生6668人。
北京市職業教育工作推進會召開
適當擴招:在緊缺專業面向津冀適當擴招
擴招,是李克強總理對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批示中的關鍵詞。北京也將通過拓寬招生渠道、調控生源結構、合理確定職普比等“組合拳”方式,擴大職業教育生源。
在昨天的推進會上,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宇輝介紹,下一步,北京將提升專業的對口率和穩定度。探索職教聯盟新模式,促進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在養老、護理、學前教育、家政服務、健康管理、軌道交通、城市運行、非遺傳承等首都發展和民生領域急需的人力資源緊缺專業,采用定向招生、聯合培養等多種方式面向境外省份適當增加招生計劃。
此外,探索高職院校或技師學院面向完成基礎教育高二年級學業的學生招生,開展短學制培養,加強學段銜接教學模式設計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研究。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參觀昌平職業學院
減稅紅利:產教融合型企業適當減稅
職業教育發展離不開企業。為推進產教融合,北京市特別向企業“放紅利”——鼓勵試點企業以多種方式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可按投資額的30%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職教十條”中提到,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在北京重點發展的產業中遴選信用好、熱心教育的企業認定為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并按規定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此外,“職教十條”也加強了職校學生的企業實習比重。其中特別強調,重構理論和實踐課程體系,學生在用人單位的實踐學習不低于教學計劃總時數的1/3,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內容。建立社會、行業、企業和學習者對職業院校的評價機制。
企業掛職:每年選派50名校長到企業掛職
大力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學校要緊貼需求,開放辦學,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面向在校生、在職職工、現役退役軍人、新型職業農民、家政從業人員、保育員等群體開展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職業培訓。
此外,為保證職業教育從教人員的業務不“脫節”,“職教十條”要求,加大職業院校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每年選派50名校長和200名中層干部到產教融合型企業掛職鍛煉,提升學校治理能力和校企融合能力。同時,鼓勵職業院校聘請企業人員到學校兼職任教,并承擔完整的課程教學任務。
附:2019年北京落實職業教育二十條的成績單:
2019年,可謂是職業教育的“紅利之年”。年初,“職教二十條”發布,針對實施好“雙高計劃”、落實好高職擴招百萬任務、啟動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培育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等重點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時間表。在過去的2019年中,北京職業教育“齊發力”,在“職教二十條”落實方面交出了搶眼的成績單。其中,首先“點名”當屬擴招計劃。
高職院校擴招百萬,是為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打開的一扇機會之門。對此,北京積極探索鄉村基層干部學歷提升工程、新型職業農民項目、北京旅游酒店業高職擴招項目等具有北京特色的高職招生模式,全年市屬高職院校共錄取28924人,比去年多錄取3757人。
在這一方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的做法極具代表性。據院長范雙喜介紹,早在2016年,農職院便開展了“鄉村振興重點人才”培養項目,重點培養農村合作社、企業的書記、村長、后備干部等,為他們帶來新的知識、技術、技能,以及新的視野和理念。“很多農村合作社的負責人都非常感激這一項目,讓他們重新有了上大學的機會。”范雙喜介紹,這一項目主要針對園林、園藝等符合首都核心功能定位的產業進行定向培養。結合農民的實際作息特點,定制“半工半農”的學習、實踐模式,線上線下聯動,在不耽誤生產的同時,武裝頭腦。2019年,“職教二十條”公布之際,農職院的“鄉村振興重點人才”培養項目已經走出78名高素質農民畢業生。如今,農職院重點打造“北京科技小院”項目,利用北京的農業、教育和科技資源助力新農村發展,為北京新農村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有較強生產經營能力的科技隊伍。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房山、延慶、門頭溝等生態涵養地區,食用菊花、海棠、觀光休閑產業進駐“北京科技校園”。這些符合首都定位的新農村項目,也為農職院直接帶來“擴招”紅利。2019年,學院面向農村、退伍軍人擴招800余人,其中548人為村務管理、干部或后備干部,另一部分為食品檢驗檢測、智慧農業等專業。今年,擴招范圍將再次面向全市開展。
7所職業院校入圍“雙高” 職教進入高水平
“雙高”計劃、“1+X”證書試點、高職擴招、貫通培養實驗、工程師學院、一校一品優秀德育品牌、職業素養護照、教學計劃診斷、精準扶貧、國際合作等是“職教二十條”的重點聚焦領域。北京市教委也基于這些“任務單”,逐步形成了具有首都特點的“北京職教模式”。精準定位、科學謀劃、需求導向、特色發展,這是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黃侃對于首都職業院校提出的發展要求和期待。
中國網記者了解到,2019年,北京市推薦7所職業院校參評全國“雙高”計劃,全部入圍。其中3所學校獲評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學校建設單位,4所學校獲評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數量占全市高職院校總量的28%。積極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32所(中職16所、高職16所)院校參與試點,試點學生規模6668人。持續開展“一校一品”優秀德育品牌創評工作,評出第三批15個德育品牌,目前全市職業院校共評出德育品牌34個。積極探索德育評價方式改革,在16所學校開展職業素養護照試點工作。深入開展精準扶貧,承擔新疆和田、云南保山、河北阜平等9省29大項對口支援與區域合作任務,成立25所高校參加的北京高校“引智幫扶”聯盟,幫扶首都低收入村脫低致富。
北京各職業院校也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馬伯夷以學校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為例說,隨著近年來北京地鐵的快速建設,學校和北京地鐵、京港地鐵、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公司這三大地鐵運營企業合作,聯合打造了國內最先進、規模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從安檢進站到車站監控和室外真車運行等等,學生可以在這里進行地鐵運營各個崗位的實訓學校。
以上就是100唯爾(100vr.com)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北京職業教育的知識技巧了,學習以上的2020年北京“職教十條”亮點太多,每年選派50名校長到企業掛職 產教融合型企業適當減稅 緊缺專業面向津冀招生知識,對于北京職業教育的幫助都是非常大的,這也是新手學習職教新聞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爾還有什么問題可以點擊右側人工服務,我們會有專業的人士來為您解答。
本站在轉載文章時均注明來源出處,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未用于商業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圖片等在內容、版權或其它方面存在問題或異議,請與本站聯系(電話:0592-5551325,郵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將作妥善處理。
北京職業教育課程推薦
職教新聞熱門資料
職教新聞技術文檔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