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資訊 > 職教新聞 > 在線戰"疫"經驗分享:共克疫情時艱,抓緊教育信息化建設用戶生態系統
在線戰"疫"經驗分享:共克疫情時艱,抓緊教育信息化建設用戶生態系統
在線戰"疫"經驗分享:共克疫情時艱,抓緊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用戶生態系統
此次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得全國各行各業均進入到前所未有的戰“疫”模式。這次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了非常巨大的影響,教育部也多次發出通知,要求利用網絡云課堂,實現“停課不停學”。為有效控制人員流動和聚集所帶來的疫情防控風險,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切實保障學校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教育部于2020年1月27日發布《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各高等學校、地方所屬院校、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學校適當推遲春季學期開學時間。
開學雖然延遲,教與學不能延遲。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需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需要和學生家長保持高效暢通的溝通。教育部2020年2月6日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學校扎實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支持學校延期開學期間線上教學工作。其實可以把這場疫情看作對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的一次檢驗。民辦教育機構,應該積極的利用IT技術和互聯網帶來便利,真正的去推動教育信息化在學校中的建設和落地,那么未來才可以更加從容地去應對各種風險。
教育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系統,相對而言結構化,不像其它行業比較散,它是高度體制化、行政化的。一個教育部,30多個教育廳,3000多個教育局,50萬所學校,這個實際上全部是單位,是B端。然后把B端里的人以實體的方式放進去,保持其組織機構班級機構等,這就是一個結構化用戶。在整個社會系統中,任何一個產業都不能這樣結構化。同時,上面一層對下面一層有管理和控制的權利,到學校一層,才分成用戶。包括老師、學生、家長在內的每一個人的組織機構都是很明確的。從任何一個結點到另一結點,是非常清晰的、高度網狀化的結構。
中國的教育信息化已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歷程,那么從其在1.0時期的成績與課題、2.0時期的行動計劃和當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困局出發,對我們當前教育信息化的解決方案、平臺的導入方式以及信息安全的防護,都有怎樣的啟發呢?諸如此類的問題已成為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所不可逾越的重要課題。現在正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關鍵時期,愿每個人在這場信息化變革的過程中都能夠蛻變、收獲、創造!
1. 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歷程
教育信息化這個概念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1978年,這個概念已經被提出來了。歷經二十年,進入《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時代。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里,提出了要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繼續深入推進“三通兩平臺”,最終目標是要形成“校校用平臺、班班用資源、人人用空間”,持續推動信息技術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構建一體化的“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最終是要建成國家級的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
2.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標
教育信息化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也就是核心目標是促進教育的公平、提高教學的質量、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
無論是信息化的規劃,還是落地實施,都需要緊緊圍繞這三點進行展開,也只有能滿足這三點要求,解決了這三個重要問題,才能讓信息化真正做到和學校的教學環節、管理環節相得益彰,最終形成良性的循環。
3. 教育信息化規劃和實施的成敗要素
在制訂學校的信息化規劃的時候一定要參考《2.0行動計劃》,要符合國家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同時積極利用國家提供的公共教育資源平臺和公共信息化平臺,這樣就能夠在本校信息化建設的時候少走彎路,節省信息化投入的成本,把有限的支出放到真正對教學和學校管理有用的地方,好鋼用在刀刃上。
資金要素:根據不完全統計,通常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投入是教育公用經費的10%左右。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需要持續的投入,所以學校應該結合自身學校的發展目標,制訂信息化的長期規劃,同時在這個規劃的框架下合理制定每年的預算,這樣才能有效合理的去使用資金,避免虎頭蛇尾,產品買而不用。
領導(校長)要素:校長需要具有教育信息化的設計能力,和對信息化產品的判斷能力,在采購信息化硬件和軟件時,哪種軟硬件能夠符合學校的發展目標,采購的費用是否合理要最終要做出決策。同時,教育信息化的落地校長親自掛帥,身臨一線去推行,這樣才能夠讓全校教職工得到足夠的重視。
一線教師要素:民辦學校在導入信息化產品的時候,要加強對一線教師的信息化培訓,提升教師對信息化產品的應用能力,要讓工具能夠真正在教學當中發揮作用,從而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同時,教育信息化的改善和創新也離不開一線教師的參與,因為他們才是信息化產品的真正使用者,學校的領導層和信息化的負責人需要定期聽取一線教師的反饋和意見,并根據教師的建議來制訂信息化的升級和改善方案。
創新要素: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育管理效率,學校應該通過對信息化產品的創新來努力實現這個目標,為了實現這個創新,不能只單純的依靠政府和學校,還需要研發機構和企業的共同參與。
4. 信息化產品的選擇
教育信息化產品大體上可以分為硬件產品和軟件產品兩大類型,硬件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室設備、校園安防用到的攝像頭、門禁卡這些有形的器材及設備。學校在采購硬件產品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硬件產品和軟件產品各自為政的問題,學校應該在信息化整體規劃的框架下,去采購教學設備設施,盡量把教學設備設施和信息化軟件平臺融為一個整體。
軟件產品根據應用的性質又可分為工具類軟件產品和內容類軟件產品。工具類軟件產品有解決學校的教務管理、家校溝通、校園安防、生活服務、考試測評等環節的管理問題的小型應用類工具產品,也有在一個平臺當中融合了多個小型應用類軟件產品功能的大型平臺類工具產品。內容類軟件產品是服務于課堂教學場景,為學校各個學科的教學提供優質內容的應用類軟件,對這類軟件起決定性作用的,除了視頻直播、語音識別這些技術的使用,最主要的還是教研及課程體系的質量。
在選擇信息化產品時,學校應注意這個產品是否能夠對校內教育起到良好的補充作用,信息化產品不應該是“替代老師”,而應該是“輔助和幫助老師”。學校還需要注意產品是否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考察產品內容和付費形式是否合規合理,堅決抵制含有色情、暴力等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有害APP進校,也不能選用違背“自愿付費”原測的APP進校。
5. 教育信息化平臺的導入形式
教育信息化平臺的導入方式有教育信息化軟件+私有云或混合云的形式和SaaS類服務+公有云的形式。這兩種形式各有優缺點。如果學校有信息化方面的專業人員,并對教育信息化系統有著自身的長期規劃,可以采用教育信息化軟件+私有云或混合云的形式,因為這樣能夠最大程度提升學校自身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如果希望投入最少的資金,并能夠快速使用信息化平臺的話,使用SaaS類產品會更適合一些。
6. 網絡與信息安全的防護
網絡與信息安全從大的方面來說有2個方面,一個是網絡安全,一個是數據安全。學校應對網絡安全引起足夠的重視,在網絡安全設備設施上做出一定的投入,為防止數據被破壞和篡改,一定要做好數據的備份和容災。為此建議:
( 1 )指定網絡與信息安全負責人,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維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
( 2 )制訂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并要對學校教職工和學生進行充分的信息安全教育;(3)根據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全面實施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
教育信息化任重而道遠,既是國家發展規劃的要求,也是每個民辦教育機構的未來方向。現在是最具挑戰性的一個階段,我們要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也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當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更有效地利用新興互聯網切實將教育信息化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真正推動教育信息化的全面發展。
以上就是100唯爾(100vr.com)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識技巧了,學習以上的在線戰"疫"經驗分享:共克疫情時艱,抓緊教育信息化建設用戶生態系統 知識,對于教育信息化的幫助都是非常大的,這也是新手學習職教新聞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爾還有什么問題可以點擊右側人工服務,我們會有專業的人士來為您解答。
本站在轉載文章時均注明來源出處,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未用于商業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圖片等在內容、版權或其它方面存在問題或異議,請與本站聯系(電話:0592-5551325,郵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將作妥善處理。
教育信息化課程推薦
職教新聞熱門資料
職教新聞技術文檔
推薦閱讀
